缁素瓷

  原意为僧人与俗人之合称。因过去僧服多为缁(黑)色,而古印度俗人多穿白色(素色)衣服,故以缁代指僧人,以素代指俗人。佛教传入中国后,唐代佛教信徒与制瓷艺人便将此着装习俗引入到茶器设计中。

  外黑内白瓷茶器或瓷片,多现于唐长安城内外寺院遗址当中。个别与寺院过从甚密之文人、士族墓中,间或亦有外黑内白瓷茶器发现。此类瓷茶具,外壁黑循乎缁门仪轨,内里白宜于茶汤品观,颇受大德高僧及文人雅士钟爱。史载,大诗人王维,常云游于长安各大寺院和终南山间,于吟诗泼墨之暇,嗜茶如命,其携行出游之茶铛,能够与考古发现互证互鉴者,恰为外黑内白瓷之茶铛,此为该茶器具组合当中, 能够便携野外,煎、饮一体,且不失优雅之茶具。

  唐开元二十一年韦美美墓出土缁素茶铛

  正因为此类瓷器过于小众,所以古陶瓷学界对它的   在古汉语中,“缁”为黑色之意,“素”为白色之意。

  “缁”“素”二字连用一般代指黑白之色,亦指代僧、俗二众,因为“僧徒衣缁,俗众服素”——僧人的衣服多为青黑色,而平民百姓的衣服多为素白。

  “缁素”一词,最早见于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卷二十二颍水》载:

  “水中有立石,高十余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缁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

  这一段记述描述的便是僧俗大众在颍水上乘舟而游的情景。至唐宋时,将“缁素”指代僧、俗二类人群的用词方式在同时期的诗词中屡见不鲜,如五代前蜀高僧贯休在其《送郑使君》诗作中云:“东阳缁素如何好,空向生祠祝上台。”此处所指,是僧俗祷祝的一种设愿。

  陆羽在其《自传》中亦有相类之言:“……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此句记述的是陆羽与僧人皎然之间的深厚友情。由此可见,所有“缁素”二字连用,都是在指某种情景下或者基于某种情怀的僧人与俗众的交往、共鸣。

  “缁素”二字用于形容瓷器并非出于历史文献记载,早年间,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注意到此类外黑内白釉瓷器后冠之以“缁素瓷”之名,经学界人士广为沿用后遂成定义。虽然“缁素瓷”之名未如其真实对象那般古老,但根据近半个世纪关于这一类器物的考古发现却证实了这类器物被冠以“缁素”之名实乃恰如其分。已公布的相关考古成果显示:这类外黑里白釉器物主要出土于寺院地宫与其他佛教遗址,以及少数贵族墓葬,充分说明其功用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外黑内白,缁素一体,僧俗共处,其中缘法,妙不可言。

  以下图片一件非常特别的缁素斗笠盏,其外壁黑釉上贴满了粉色花瓣装饰,宛如大唐仕女额间绘着的花钿。

  笔者翻阅了敦煌壁画资料,发现此盏上的彩绘与敦煌壁画上的花卉纹样基本吻合。结合佛教中有“鲜花供佛”传统可推测,此花卉斗笠盏也许是供奉所用的特殊定制产品。

  [中唐]敦煌第窟

  关于此盏,笔者请教了任志录,其认为此盏的工艺与宋金时期的红绿彩工艺类似,属于釉上低温烤花,红色为铁料,绿色为铜料。我们知道宋金时期多有描金、红绿彩工艺,但在唐代瓷器上却是非常罕见的。这一器物足以证明低温烤花工艺在唐代便已经出现,非常值得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

  在盛唐及中唐时期,两京地区的缁素瓷烧造有着明确的体系和规制。缁素碗、钵类产品,一般均可分为大、中、小号,当不同规格的缁素尖底钵或碗整齐排列在一起的时候,自有一种仪式感。从目前掌握的考古发掘报告以及文献资料可得知,中晚唐以后,各地窑口,均有缁素瓷的发现,如浑源窑、定窑、景德镇窑、赣州窑、耀州窑等。产品的样式也进一步丰富,如五代至北宋时期的河南窑口缁素瓜棱罐、宋代景德镇窑缁素划花银口碗、宋代吉州窑玳瑁缁素碗、宋代定窑缁素钵式碗、宋代赣州窑缁素瓷盏、金元时期耀州窑缁素瓷小碗等。我们可以将其视作缁素瓷的发展。然而,这类产品的数量稀少。笔者认为,此类缁素瓷产品,可能为寺院或社会阶层较高的信徒或文人雅士定制而成,服务于特定的群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uiyuncaoa.com/cycylzy/5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