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代的酿酒技术已经达到了较为繁密和完善的地步,因而酒类产品日益丰富。当时有谷物酒、果酒、乳酒和配制酒四大类。酒经常被誉为“百药之张”,用以祛病养生。汉代诗歌辞赋中多有以酒抒怀的作品,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由此看出,文人借酒抒情也是一件乐事,

一、祛病养生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酒,百药之长。”这是说在所有的药之中,酒的疗效是最好的。酒不仅自身成药,还可以入药,酒与药的关系密不可分。据文献记载,上古人造酒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日常饮用,而是为了治病。《黄帝内经》记载了黄帝与岐伯的一段对话,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酒可用来疗疾,这从医的古文字“醫”也可以看出。《说文》曰:“醫,治病工也,从殹从酉,殹,恶姿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故从酉。”历史发展到汉代,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造酒技术的完备,酒的医疗作用更为人们所重视,如《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列传》说:“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扁鹊用“酒醪”统代众药,肯定也认为酒是百药之长。笔者对汉代医书以酒入药作了统计,发现每本医书都有一定数量的以酒入药的治疗方法,大致分述如下:

1.《黄帝内经》

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古代医药工作者假托黄帝所作。书中关于以酒行药的记载有6例,还记载了3例饮酒致病的情况。以及两例分析饮酒人的身体变化:一是说明饭后饮酒,其尿液先出的原因;二是说酒壮英雄胆“名曰酒悖也”。

更精彩的两例当是劝人饮酒要有节制地论述:“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所以未老先衰;饮酒使人醉,就像刀剑可以把人杀死,但不能使人起死回生一样,不用诊断,也了解病因。”这种对酒的辩证认识,这种潜在的哲学原理,简直沁人心扉,远比高谈阔论地抨击“酒祸”、“沉湎于酒色”要深刻得多。

2.马王堆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也多见以酒治病的方剂,其中采用酒煮法、酒服法等的药方达36例之多,有5例可认为是酒剂配方,用以治疗蛇伤,疽,疥瘙等疾病。内服、外用的都有。据王子今先生统计,酒作药用诸例:清()、酉()、酒(64、87、、、、、、、、、、、、、、)。

淳酒(26、30、、)、醇酒(26、30、、)、敦酒((43)、善酒()、美酒()、苦酒()、温酒(6、8、24、)、热酒()。从这些数据看,近7成方剂用酒。《杂疗方》中还有酿制药酒的记载。《养生方》中有六种药酒的酿造方法,可惜这些药方的文字大都残断。

3.《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公元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种,至今尚为临床所常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从上述汉代药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代人饮服酒醴已成为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汉书》卷二四《食货志》载鲁匡所言也认为酒具有“扶衰养疾”之功效。早期道教典籍《太平经》中虽极力主张禁酒,但仍然认为“家有老疾,药酒可通。”老年人日常适量饮酒也能健体延寿。

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及友卒,帝愍融年衰,遣中常侍、中谒者即其卧内强进酒食。”皇帝因为窦融年老体弱,特赐其酒食,并嘱咐其保重身体。正因为如此,汉代人喝酒时把向某人敬酒称为某人寿,或者某人起寿。《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载:信陵君向侯赢敬酒:“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已魏其侯为寿”;又《史记》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余皆半膝席”。可知汉代饮酒延年益寿的观念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可。

二、抒怀咏志

作为“天之美禄”的酒,自然也吸引了无数汉代文人加入饮酒群体。饮酒赋诗,抒怀咏志,成为汉代文人的一大雅事。真正代表汉代文学高峰的是散文,如《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正是这些宝贵的传世文献,为我们留下了研究汉代酒业发展的资料,使我们得以有条件研究汉代酒业的情况。

这里主要考察的是汉赋和汉诗有关酒事的描写。众所周知,“辞赋”是汉代风靡一时的文学作品,其次是汉乐府诗。在现存的汉代辞赋中,以酒名篇者有邹阳、扬雄、王粲和曹植的同题之作《酒赋》4篇。

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是乐府,这是被当时国家的音乐机关所采集保存下来的民歌。据《汉书》卷三十《艺文志》记载,武帝时期经由乐府机关所采来的诗歌数量很多,包括地域也很广,但今天大都见不到了。

从宋人《乐府诗集》所收录的汉乐府民歌看,大部分是东汉时期的作品,而且数量也不太多,言及酒事的有9篇。其中“酒”字出现了约十一、二处,涉及的内容也比较集中。与汉赋比起来逊色得多,但是诗歌描写的却是民间的真实生活,与华丽、夸张、歌功的汉赋比起来可能更具有思想性。二者共同的特点即是抒怀咏志。

1.对酌酒为乐的描写

汉代人饮酒的基本思想是以为乐事,并通过酒来释放自己的情怀,所以描写酌酒为欢的内容很多,其中尤以汉赋最为突出。在汉赋兴盛期的作品中,抒怀饮酒作乐的描写不胜枚举,刘祯《瓜赋》乃奉曹植之命而作,其中‘凭彤玉之几,酌缭碧之蹲’写帝王宴乐之情。”这些辞赋的描写处处体现了汉代饮酒以乐为本的思想。

正像蔡邕在《与袁公书》所说得那样:“朝夕游谈,从学宴饮,酌清醴、燔乾鱼,欣欣焉,乐在其间矣”。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的咏叹。除了汉赋乐府诗之外,西汉著名易学家焦延寿在《易林》中直称“酒为欢伯”,这就是后人以“欢伯”来代替“酒”的出典之处。

2.对宴饮场面宏大的慨叹

汉代上层社会宴饮场面的宏大,不仅是皇家,民间的豪民大富也是如此,汉赋慨叹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乐府诗《相逢行》通过描写双方狭路相逢,一方炫耀夸富,表现出车主人的富贵豪华,宴饮场面的宏大。诗人以“黄金”、“白玉”对举的方法,来夸张主人住宅的豪华,继而谈到酒宴上的美女邯郸倡,说明车主家经常通宵达旦的奢华生活。

另一首无名氏的一篇乐府古辞《古歌》更是直接生动、形象、具体地描绘了汉代贵族宴饮的场面。曹植在《酒赋》中对饮酒场面喧哗的描写,惟妙惟肖,特别是对卑贱窭者饮酒后状态刻画,更是与众不同。

3.对女性赞美之情的流露

在汉代诗歌中有两首是夸赞女性酒家的,都产生于东汉:一首是东汉辛延年的《羽林郎》;一首是收录在相和歌辞的《陇西行》。两首都是以酒店女老板为主角,酒店是人们常来常往的热闹场所,尤其是当垆女子,更是引人注目。

《羽林郎》叙述了少数民族女子胡姬不卑不亢,巧妙地抗拒霍家奴冯子都调戏的故事。真实的故事跟霍家没有关系,这是乐府旧题讽咏当时新事,即东汉和帝时窦宪为大将军的部下常抢夺民财,掳掠民女的事。作者选用了人们熟悉的场所“酒家”和所称道的“女子当垆”来暗讽窦宪部下,同时也表露了对女性的赞美之情。

而另一首《陇西行》则另一番情调,完全抒发了对好妇善持门户的赞美。作者通过对好妇礼貌有度,待客有方,干活麻利,安排得当等的描写,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4.对借酒浇愁的抒怀

饮酒在汉代,特别在西汉是一件乐事,东汉以前几乎看不到借酒浇愁的诗赋。虽不乏抒发悲愁之情的诗赋之作,充满悲愁郁悒愤思之情,但终未提到酒字。首先把借酒浇愁写入文学作品还是女性,即班婕妤的《自悼赋》:“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和班昭的《东征赋》:“酌樽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

这两首赋中很明确地表达了借酒消愁的情怀。班婕妤是是汉成帝的妃子,自从赵飞燕入宫后,汉成帝整日沉湎于酒色犬马之中,班婕妤作为有见识,有德操,有才华的贤淑女子,急流勇退,将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此时创作了很多作品,《自悼赋》便是其中之一。

班昭是班婕妤的侄女,学问十分精深,除了著名的《女戒》出自她的手以外,她还在兄长班固死后独立修完了《前汉书》。至于传说由卓文君所作的汉乐府《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应该不算借酒浇愁,可视为“借酒言志”之作。

5.对世俗无奈,饮酒行乐思想的表达

这是东汉末年文人抒发的主要情怀。此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加之瘟疫灾祸等,人们表现出无可奈何、及时行乐的人生价值观。因为饮酒可以增加生命的密度,是及时行乐的最好方式,所以乐在其中,情在其中。

东汉宋子侯《董娇娆》“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意思是说,我本想唱完这支曲子,可是这支曲子太使人难过了,只有饮酒弹琴作乐。这里虽然也提到“愁”,但不是抒发诗人的情怀,而是曲子本身“愁人肠”,诗人表露的是饮酒作乐,挟瑟鼓歌的“及时行乐”思想。

另一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保。”这首诗与《驱车上东门》一样,也慨叹生命短促,但与之不同的是,通过主人公游京城所见所闻的描写,想到的不止是死,还包括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自然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情怀。

三、总结

汉代人在长期的饮酒活动中,也能领会、观察到酒对人的负面作用。倘若纵酒无度,轻则会损伤身体,重则会殒命丧生,而且还会对社会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对统治者来说,就会丧帮辱国,不仅造成朝政荒废,还会导致国家政权的丧事。

不过从上述饮酒的社会功效来看,酒本身对社会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只是人们使用得是否得当而已,这才是酒产生积极作用或消极影响的关键所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uiyuncaoa.com/cycylzy/10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