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端午如何辟邪增运
北京根治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端 午 安 康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地腊日 DUANWUJIE 《赤松子章历》 《赤松子章历》中把全年分为五腊,全称“五腊日”,即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七月七日道德腊,十月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八日王侯腊。 地腊节之名也因此而来。道教认为一年中的这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 《云笈七笺》 《云笈七笺》中说:五月初五名地腊,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 地腊日,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玄祖。不可伐损树木、血食。 端午习俗DUANWUJIE01悬挂钟馗像 钟馗,又尊称“赐福镇宅圣君”,是一位驱除疠疾的神祇受到民间的广泛信仰。 端午悬挂钟馗像是相沿已久的民风习俗,同时具有深刻的寓意。 《清嘉录》 《清嘉录》中记载:“五月,堂中挂钟馗画像一月,以祛邪魅。” 《绩溪县志》 《绩溪县志》有云:“端午日,户悬蒲艾以辟邪。堂悬朱符,挂钟馗,瓶供榴花,蜀葵之属。” 张贴的位置,一般选择有生气的方位。例如大门,落地窗等,取平安镇宅之寓意。 02吃粽子 端午节这天让上学的朋友吃枣粽,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至今中学、高考的早晨,有很多家长要做枣粽给考生吃,以求高中。 小贴士食用粽子时也应有所节制,进食过多不利于消化,阻碍脾胃的升降之性,导致便秘、腹胀等症状。 民间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怕水中蛟龙水兽去咬屈大夫的身体,纷纷做成粽子丢进江里,说是让水中蛟龙水兽虾蟹吃饱,以间接保护屈大夫肉身。后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棕子。 03接午时水 何谓午时水? 午时水是一年一次的限定水。一年之中只有端午这一天可以制作。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干支记日来看是午月午日,故而也称“重午”,“午”代表阳火,阳气 点。从天地五行来看,重午日干支是双重极盛的阳火,就是“纯阳”日。 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那一天午时(从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的水称为“午时水”,又称“极阳水”。 古人把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 ,相传可趋吉避凶,亦有避邪的效果。可以用来治病,净宅,除瘴和增强运势。古传,用午时之水泡茶,茶汁会更甘甜芳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04午时水的常见用法 洗脸,沐浴,效果就是皮肤明亮,尤其对视力有好处。接下来的一年,人的精气神也会比较好。 生病或倦怠时烧开或确保午时水干净的情况下,在身体不适时,配合药物,作为药引子,事半功倍。 运势低迷时特别倒霉或感觉不顺时,可将午时水放入喷雾瓶中,喷喷周身,睡觉前喷一下卧室,可起到驱逐邪祟的功效。 午时之水的出处, 是山泉水,井水等地脉直接流出的天然水源。但现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无法取得,故自来水,矿泉水等亦可。 05端午浴 端午浴,是端午节习俗之一,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煲草药水冲凉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浴在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 其形式多种多样:全身浴分为“泡浴”和“淋洗浴”,俗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 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端午日用菊科的佩兰煎水沐浴。也可用煎蒲、艾、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06佩戴悬挂长命缕 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上,或戴脖颈,或系手臂,或挂于小孩摇篮等处,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07端午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香囊又称作“香包”,将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艾叶、肉桂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外包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浓浓端午礼,淡淡药草香。依依儿时情,尽在香囊中。 中国许多地方,在端午节都要做几个香袋给小孩挂在身上,这就叫做”压午”。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后,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希望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诸邪远避,同样地也可以送给长辈以示尊敬和孝思。 小贴士提醒家长,给孩子佩戴的中药保健香囊应去正规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孕妇购买香囊时要注意配方成分,不建议长期佩戴香囊。 香囊配方三则配方一: 甘松克、山奈60克、白芷60克、苍术60克; 配方二: 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艾叶15g、薄荷20g; 配方三: 公丁香克、甘松克、白芷克,山柰克 端 午 安 康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地腊日 DUANWUJIE 《赤松子章历》 《赤松子章历》中把全年分为五腊,全称“五腊日”,即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七月七日道德腊,十月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八日王侯腊。 地腊节之名也因此而来。道教认为一年中的这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 《云笈七笺》 《云笈七笺》中说:五月初五名地腊,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 地腊日,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玄祖。不可伐损树木、血食。 端午习俗DUANWUJIE01悬挂钟馗像 钟馗,又尊称“赐福镇宅圣君”,是一位驱除疠疾的神祇受到民间的广泛信仰。 端午悬挂钟馗像是相沿已久的民风习俗,同时具有深刻的寓意。 《清嘉录》 《清嘉录》中记载:“五月,堂中挂钟馗画像一月,以祛邪魅。” 《绩溪县志》 《绩溪县志》有云:“端午日,户悬蒲艾以辟邪。堂悬朱符,挂钟馗,瓶供榴花,蜀葵之属。” 张贴的位置,一般选择有生气的方位。例如大门,落地窗等,取平安镇宅之寓意。 02吃粽子 端午节这天让上学的朋友吃枣粽,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至今中学、高考的早晨,有很多家长要做枣粽给考生吃,以求高中。 小贴士食用粽子时也应有所节制,进食过多不利于消化,阻碍脾胃的升降之性,导致便秘、腹胀等症状。 民间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怕水中蛟龙水兽去咬屈大夫的身体,纷纷做成粽子丢进江里,说是让水中蛟龙水兽虾蟹吃饱,以间接保护屈大夫肉身。后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棕子。 03接午时水 何谓午时水? 午时水是一年一次的限定水。一年之中只有端午这一天可以制作。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干支记日来看是午月午日,故而也称“重午”,“午”代表阳火,阳气 点。从天地五行来看,重午日干支是双重极盛的阳火,就是“纯阳”日。 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那一天午时(从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的水称为“午时水”,又称“极阳水”。 古人把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 ,相传可趋吉避凶,亦有避邪的效果。可以用来治病,净宅,除瘴和增强运势。古传,用午时之水泡茶,茶汁会更甘甜芳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04午时水的常见用法 洗脸,沐浴,效果就是皮肤明亮,尤其对视力有好处。接下来的一年,人的精气神也会比较好。 生病或倦怠时烧开或确保午时水干净的情况下,在身体不适时,配合药物,作为药引子,事半功倍。 运势低迷时特别倒霉或感觉不顺时,可将午时水放入喷雾瓶中,喷喷周身,睡觉前喷一下卧室,可起到驱逐邪祟的功效。 午时之水的出处, 是山泉水,井水等地脉直接流出的天然水源。但现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无法取得,故自来水,矿泉水等亦可。 05端午浴 端午浴,是端午节习俗之一,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煲草药水冲凉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浴在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 其形式多种多样:全身浴分为“泡浴”和“淋洗浴”,俗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 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端午日用菊科的佩兰煎水沐浴。也可用煎蒲、艾、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06佩戴悬挂长命缕 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上,或戴脖颈,或系手臂,或挂于小孩摇篮等处,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07端午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香囊又称作“香包”,将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艾叶、肉桂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外包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浓浓端午礼,淡淡药草香。依依儿时情,尽在香囊中。 中国许多地方,在端午节都要做几个香袋给小孩挂在身上,这就叫做”压午”。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后,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希望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诸邪远避,同样地也可以送给长辈以示尊敬和孝思。 小贴士提醒家长,给孩子佩戴的中药保健香囊应去正规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孕妇购买香囊时要注意配方成分,不建议长期佩戴香囊。 香囊配方三则配方一: 甘松克、山奈60克、白芷60克、苍术60克; 配方二: 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艾叶15g、薄荷20g; 配方三: 公丁香克、甘松克、白芷克,山柰克 端 午 安 康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地腊日 DUANWUJIE 《赤松子章历》 《赤松子章历》中把全年分为五腊,全称“五腊日”,即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七月七日道德腊,十月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八日王侯腊。 地腊节之名也因此而来。道教认为一年中的这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 《云笈七笺》 《云笈七笺》中说:五月初五名地腊,此日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见世子孙所行善恶,以定罪福。 地腊日,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玄祖。不可伐损树木、血食。 端午习俗DUANWUJIE01悬挂钟馗像 钟馗,又尊称“赐福镇宅圣君”,是一位驱除疠疾的神祇受到民间的广泛信仰。 端午悬挂钟馗像是相沿已久的民风习俗,同时具有深刻的寓意。 《清嘉录》 《清嘉录》中记载:“五月,堂中挂钟馗画像一月,以祛邪魅。” 《绩溪县志》 《绩溪县志》有云:“端午日,户悬蒲艾以辟邪。堂悬朱符,挂钟馗,瓶供榴花,蜀葵之属。” 张贴的位置,一般选择有生气的方位。例如大门,落地窗等,取平安镇宅之寓意。 02吃粽子 端午节这天让上学的朋友吃枣粽,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至今中学、高考的早晨,有很多家长要做枣粽给考生吃,以求高中。 小贴士食用粽子时也应有所节制,进食过多不利于消化,阻碍脾胃的升降之性,导致便秘、腹胀等症状。 民间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怕水中蛟龙水兽去咬屈大夫的身体,纷纷做成粽子丢进江里,说是让水中蛟龙水兽虾蟹吃饱,以间接保护屈大夫肉身。后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棕子。 03接午时水 何谓午时水? 午时水是一年一次的限定水。一年之中只有端午这一天可以制作。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干支记日来看是午月午日,故而也称“重午”,“午”代表阳火,阳气 点。从天地五行来看,重午日干支是双重极盛的阳火,就是“纯阳”日。 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那一天午时(从上午11点到下午1点)的水称为“午时水”,又称“极阳水”。 古人把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 ,相传可趋吉避凶,亦有避邪的效果。可以用来治病,净宅,除瘴和增强运势。古传,用午时之水泡茶,茶汁会更甘甜芳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04午时水的常见用法 洗脸,沐浴,效果就是皮肤明亮,尤其对视力有好处。接下来的一年,人的精气神也会比较好。 生病或倦怠时烧开或确保午时水干净的情况下,在身体不适时,配合药物,作为药引子,事半功倍。 运势低迷时特别倒霉或感觉不顺时,可将午时水放入喷雾瓶中,喷喷周身,睡觉前喷一下卧室,可起到驱逐邪祟的功效。 午时之水的出处, 是山泉水,井水等地脉直接流出的天然水源。但现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无法取得,故自来水,矿泉水等亦可。 05端午浴 端午浴,是端午节习俗之一,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煲草药水冲凉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浴在中医中,药浴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液或含有药液水洗浴全身或局部的一种方法。 其形式多种多样:全身浴分为“泡浴”和“淋洗浴”,俗称“药水澡”;局部洗浴的又有“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之称,尤其烫洗最为常用。 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 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浴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端午日用菊科的佩兰煎水沐浴。也可用煎蒲、艾、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06佩戴悬挂长命缕 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上,或戴脖颈,或系手臂,或挂于小孩摇篮等处,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07端午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香囊又称作“香包”,将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苍术、藿香、艾叶、肉桂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外包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浓浓端午礼,淡淡药草香。依依儿时情,尽在香囊中。 中国许多地方,在端午节都要做几个香袋给小孩挂在身上,这就叫做”压午”。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后,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希望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诸邪远避,同样地也可以送给长辈以示尊敬和孝思。 小贴士提醒家长,给孩子佩戴的中药保健香囊应去正规医疗机构或药店购买。孕妇购买香囊时要注意配方成分,不建议长期佩戴香囊。 香囊配方三则配方一: 甘松克、山奈60克、白芷60克、苍术60克; 配方二: 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艾叶15g、薄荷20g; 配方三: 公丁香克、甘松克、白芷克,山柰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uiyuncaoa.com/cycyfyl/9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艺术与宗教专题台北故宫藏元人三清图
- 下一篇文章: 年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