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middot端午端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习俗内容一、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是源于远古的乌舟;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顺德县志》载:“大良之龙风船妙极华丽。”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之神威,祈福、消灾。 旧时,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崇、攘灾异、事事如意。 二、挂艾草和菖蒲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 ,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三、打午时水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打午时水即是端午当天中午11点到13点之间在井里打水,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个时候的水是最能辟邪。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之称;亦称龙目水、正阳水等。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 ,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台南有取午时水打铁的传统,利用午时水的至阳之气,可让各项铁具更坚固耐用。 四、端午浴端午日洗浴(浴兰),浴兰汤,是西汉末礼学家戴德著作《大戴礼记》记载的古俗。但这里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儿童用苦草麦药煮水洗,或用艾、蒲、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则到江河、海边冲凉,谓之洗龙舟水,洗去晦气。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端午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五、端午食粽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后来到了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相传,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温馨提醒粽叶不一定是鲜绿色 选购粽子时要注意,粽叶不一定是鲜绿色 。粽叶的绿色主要是因为叶绿素,但叶绿素是一种非常不稳定的色素,在高温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变成黄褐色。因此,粽叶从采摘下来,到包成粽子,再到储存运输,叶绿素很难保持鲜绿的颜色。 如果大家买的是熟粽子,那粽叶的颜色就更不可能保持鲜绿色了。所以,如果买到了鲜绿色粽叶的粽子反而要小心。因为,要想让粽叶的叶绿素不产生变化,就需要用一些特别的物质来为它们“护绿”,不法商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 铜浸泡粽叶。人如果摄入了过多的铜离子,大量的铜积累在肝、肾脏和脑中,就可能引起动作失调和肝肾损害等症状。如果不法商贩使用的还是工业级的 铜,更有可能含有汞、铅、镉等有害重金属杂质,对身体 更大。因此,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粽子,而且不要过分追求粽叶的鲜绿颜色。 南派粽子和北派粽子 我国地大物博,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粽子大体上可分为南派粽子和北派粽子。南派粽子通常以竹叶或荷叶为粽叶,用蛋黄、火腿、鲜肉等为馅料,口味是咸的。北派粽子通常以苇叶为粽叶,用红枣、豆沙等为馅料,口味是甜的。 吃粽子别贪多 不管是南派粽子还是北派粽子,热量都比较高。粽子是糯米做的,黏度高,吃多了不易消化。此外,蜜枣、豆沙馅儿之类的粽子,通常都太甜,糖分很高;肉粽的脂肪含量高,较为油腻。所以,吃粽子不要贪多。 粽子要加热后再吃 粽子要加热后再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难以消化。 这些人少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等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人:粽子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 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 端午不能快乐只能安康吗 从前些年开始,网上开始流传一种说法,端午节只能互道安康,而不是互祝节日快乐,原因之一是屈原在端午殉国,太过悲壮。 直接说结论,端午只能互道安康的说法没有什么历史依据。自古以来,端午就是佳节,过节人们理所当然可以快乐。如今端午节还是法定节假日,人们当然也可以享受节日的快乐。大过节的开开心心,互道安康当然好,互道快乐也没错!就别老想着去纠正别人啦! 来源:互联网综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uiyuncaoa.com/cycyfyl/9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中医沈绍功讲解如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
- 下一篇文章: 中药保健品们官方发古代经典名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