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现存2科6属7种,分别为海龟科下的绿海龟(Cheloniamydas)、赤蠵(xī)龟(Carettacaretta)、肯氏丽龟(Lepidochelyskempii)、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olivacea)、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平背龟(Natatordepressus),以及棱皮龟科下的棱皮龟(Dermochelyscoriacea)。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一带热带亚热带海域。

所有中国海域分布的海龟(除平背龟和肯氏丽龟外的五种海龟)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棱皮龟和太平洋丽龟被列为易危(VU)级别,赤蠵龟和绿蠵龟为濒危(EN)级别,玳瑁和肯氏丽龟为极危(CR)级别,平背龟则为数据缺乏(DD)。

海龟祖先最早可追溯至二叠纪中后期,经历了从海上登陆、又从陆地返回大海的数亿年演化,因此具有洄游的习性。其洄游具季节性、目的性及固定性,往返于繁殖地与觅食地之间。

包括北海湾在内的南海一带海域,是中国海洋生态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是全球海龟重要的繁殖地和产卵地,但由于渔业非法捕捞、产卵地破坏、海洋污染、塑料垃圾缠绕及误食、人造光污染、气候变化等威胁,南海海龟资源正急剧减少。据上个世纪80年代的实地调查,北部湾一带海滩在40年代仍有海龟上岸产卵。到50、60年代产卵记录大量减少,仅在人烟稀少的内湾海滩有少量产卵记录,90年代后几近绝迹,仅有~头海龟洄游至北部湾海域(广东省水产局南海海龟资源保护站,)。

对此,保护海龟做好以下两点:1.拒绝购买、使用及食用海龟制品;2.减少塑料制品使用,不乱扔垃圾尤其塑料垃圾。

关于「山河海手绘画作系列」

「山河海手绘画作系列」是以广西山河海下独特的自然万物为主题的十二幅手绘系列画作。旨在通过手绘画作和简短的文字介绍,向大家介绍广西本土丰富而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及物种多样性,呈现我们身边的美好自然。画作作者是阿拉善SEE八桂项目中心的毛竹/刘骏杰,本系列将不定期更新,敬请期待。

山河海手绘画作系列 期之「涠洲鲲鲸」山河海手绘画作系列第二期之「海生万物」山河海手绘画作系列第三期之「蓬莱仙鹬」

生如毛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uiyuncaoa.com/cycyfyl/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