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文章是继“比干庙”的续写。绕过影背墙,来到比干庙山门前。庙门的正上方三个字“比干庙”,是我们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所题写。这让我想起来之前参观游览的“康百万庄园”也是罗哲文先生题的字。从影背墙开始往里面的这部分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比干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的建筑群,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的祠庙,称为“天下第一庙”。庙宇宏敞,古朴壮观。比干庙山门回顾一下千年前的那段历史,当时的帝辛、商纣王众叛亲离,他又亲小人远贤臣,听信谗言,陷害忠臣,不听劝诫,对反对他的臣僚往往加以酷刑,酷刑“炮烙”的发明者就是他。作为太师又是帝辛亲叔叔的比干,看到帝辛暴虐荒淫,叹曰:“主过不言非忠也,畏也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于是,去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最终被帝辛杀死,并剖视其心。比干以死谏君,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仁”。北魏孝文帝感念其忠心,在此地建庙纪念。比干庙主院拾级而上,整个院子里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显得古朴而幽静。这里主要是供奉比干圣像,是祭拜的主要场所,由大殿和拜殿组成,是比干庙的主要建筑之一。曾在宋代和明代时有过重修。这里不仅是天下第一忠臣古庙,也是双木林的家庙,也还是财神主庙。比干庙内古砖比干庙内古砖我们脚下所走过的这些地砖,均为明朝保存下来的古砖。再仔细看,会发现每块砖上面都刻有一个方块的印章,说明这些砖均出自官窑,所刻的字是表明这块砖的出处。也就是说如果出了质量问题,都是要追究责任的,这也是古代的一种防伪标签。比干庙内“三门”比干庙内“三门”这个眼前刻有“殷太师庙”的建筑,为比干庙的第三道门,也称之为“木坊建筑”,是明代保存下来的。“头门狮子,二门吼,三门狮子滚绣球”,这个是我见过最乘巧可爱的小狮子了,可不是小猴子哦。比干庙内“空心菜quot;这个可不是地里随便长的杂草,而是比干庙里的一个奇观“空心菜”。是庙内所特有植物,相传为比干七窍玲珑心所化而成,三叶无心。我几乎都趴上去了,仔细看了一下,真的是无心菜呢。比干庙碑林在比干庙三门的两侧分别有两道长长的碑廊。碑廊现存的古碑石刻用64通,是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学士所遗留下来的墨宝,真、草、隶、篆、钟鼎文齐全,最为著名的是魏孝文帝的“太和碑”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乾隆所题碑刻的御碑亭碑廊上有几块石碑是被玻璃罩着的,应该是这些碑刻里面优为珍贵的。庙内碑碣林立,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剑刻碑到清朝乾隆亲书御碑,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的历朝历代。乾隆御碑也为乾隆帝遗世唯一一通正楷碑。比干庙内碑刻这块石碑上明确记载着“周武王封比干”的历史证据。但是,正文部分为古代繁体字,旁边的几个我能看得懂的现代字应该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吧,应该是后来哪个朝代刻上去的说明吧。比干庙主殿这里是比干庙核心祭祀区,整体结构建筑保留的是明朝的建筑。大殿和拜殿前所挂牌匾,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返回北京时路过比干庙所题写的。里面供奉的是比干金身像,也是比干在朝为官时的塑像。因为比干没有心,是忠臣的典范。在民间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心,就是公正无私,没有偏袒之心,所以比干也被奉为文财神。比干庙石碑坊我每次都是一看过庙宇的正殿,在没有导游指引的情况下,都会认为景区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哦。不止主庙的两边会别有洞天,后面也还有令人惊奇的发现。紧挨正殿的背面,才是比干的坟墓。有一个小型的石牌坊,正中间同样用金笔书写着“殷太师比干之墓”。石坊上的楹联刻写“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犹存。”意思是,比干对纣王的忠心和柏树一样万古长青。上面东边是太阳,西边是月亮,代表着比干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中间的心代表比干的忠心。孔子剑刻碑穿过“丹心坊”,来到这块立在比干墓前的石碑,这就是“孔子剑刻碑”,被称为“天下第一碑”。落款“宣圣真笔”,为乾隆皇帝所书。春秋时秋,孔子携众弟子拜祭比干墓,用所带配剑刻下“殷比干莫”四个字。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孔子遗存在世的唯一真迹。据说,比干的后人就中有孔子的徒弟。殷比干莫四字中的莫字残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有传说是被雷壁的,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具体什么原因,没有找到证据前也都只是推测。比干墓这块石碑后面就是比干坟墓,有游客告诉我说,对着坟墓拍照或是神像拍照不好,所以也就没拍了。游比干庙到此就结束了。比干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以死谏君”的忠臣,也为后世历朝历代的为官者树立了一个至高标杆。比干精神也终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流传千年,也终将继续被我们世之人所铭记、传承并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uiyuncaoa.com/cycylzy/1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