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所见皆入怀抱

——雁荡山

雁湖尖—雁湖岗环线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沈括《梦溪笔谈》

“山自东北最高处迤逦西来,播为四支,皆易石为土。四支之脊,隐隐隆起,其夹处汇而成洼者三。每洼中复有脊,南北横贯,中分为两。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芜,青青弥望,所称雁湖也。”

——徐霞客《游雁宕山日记(后)》

“上有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秋雁归时多宿于此。”

——《浙江通志》

“小时上地理课,还没讲到雁荡,就望文生出许多横山侧岭来。想那儿定是群雁蓬勃,朝飞暮宿,风声与雁唳交鸣,芦花共雁翎争妍,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漫山秀木奇石随之摇曳荡漾。雁荡、雁荡,一改中国山名威严理性而带几分放浪几分抒情,多念几遍,令人悠然神驰。”

——舒婷《除却雁荡不是山》

“雁荡”者,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故而得名。徐霞客曾亲到雁湖,探明雁湖为多处水洼集聚之地。但雁湖究竟位于何处?如今是否依然存在?是否仍有大雁迁宿?这些都少见报端,颇具神秘感。带着这些疑问,9月23日,秋色平分之时,『他山旅团』集结最尖锐的5人小纵队,前往雁山的命名之地——雁湖,一探究竟。

(结尾有彩蛋)

正文开始

当天出发之际,台州多地都下起绵绵秋雨。天气预报显示,椒江小雨转中雨,乐清小雨,而唯独雁荡山“阴转雾”。我们的心情和一路上的天气一样,迷雾升腾,阴雨不定,生怕白走一遭。

好在进入雁荡山区后,云开雨霁,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我们在雁湖景区外的雁西文化礼堂附近停车场——这是此行的终点——会合,将一辆车停在此处后,我们同坐一辆车前往向西3公里外的起点——梯云谷。

近梯云谷时,愈往里,道愈狭,仅容一车通行,几度欲弃车徒步。过谷口后,豁然开朗。谷内有一处依山而建的寺庙,以及一座废弃的黄宗羲纪念馆。

黄宗羲于崇祯年间曾到访雁荡,写下《夜宿灵岩》:“千峰瀑底挂残灯,雾障云封不计层。咒赞模糊昏课毕,乱敲铜钵迎归僧。”该诗前二句孤寒冷峻,后二句诙谐俏皮,全诗画面感、氛围感十足,不失为佳作。

·“雾障云封”雁湖尖·

上午8点45分,我们沿着黄宗羲纪念馆一侧的小路向北进山,开始今日的徒步之行。天色以阴为主,时而云开,阳光中夹着细雨,飘飘洒洒沁人心脾。只是被细雨浸透了的草木和青石路,倒是为徒步带来不小的烦恼。

一路无非是密林、溪谷、崖嶂、瀑布,对我们来说稀松平常、驾轻就熟(除了在一处小溪发现一条水蛇)。

约1个半小时后,在海拔近米处(宝冠堂附近),我们来到一处平坦的山间牧场,饲养着牛、猪和鹅。这里一派和谐,连猪都在安静地吃草,显得格外地清新脱俗。

随后,我们先后路过了三处荒废的农舍,破败中折射的是这数十年城镇化过程中,人们对山野的“逃离”。

临近正午时,随着海拔爬升到米+,山雾渐起,“雾障云封”的景象出现了,与队员们稍微拉开点距离就渺茫不见人影了。没多久,我们抵达山顶垭口,开始沿着山脊向东进发。每当经过谷口,风就裹着绵密的水汽直扑山顶,向我们扑面而来,而只要我们稍微向前,便又很快脱离了“雾海”,截然两个世界。

山脊线最大的烦恼是密密麻麻的箬竹林。它们有的将山路完全吞噬,需要以“排山倒海”之势开路而行;有的长势惊人,比人还高,“遮天蔽日”,只能俯下身从林下钻过。最大的烦恼还是来自对竹叶青的忌惮。

00::14

好在最终,我们有惊无险抵达了此行的最高点,雁荡四尖中的第二高峰——海拔米的雁湖尖。

山顶何处是雁湖

过了雁湖尖没多久,我们迎面遇上另一波徒步小队,两队在一处山尖合了个影。

对方问我们,沿途是否发现雁湖?这一发问,倒让我们有些猝不及防、一脸惊诧。难道因为迷雾错过了“雁湖”?

的确,清人刘德新诗云:“山顶平湖拍碧天,倚空不辨水云连。”雁湖似乎的确应该出现在附近“山顶”之上。

可据我们所见,雁湖尖一带只有最宽不过数米的山脊线,未见任何“平湖”,雾虽深也不至如此。错愕之后,我们逐渐缓过神来,根据前期了解,雁湖当还在“雁湖岗”附近。

下午2点多,我们抵达另一处垭口,开始调转方向,向南奔雁湖岗而去。没走多久,地图显示道旁不远有一处较大的洼地,似乎已经干涸,也许是雁湖之一。只是灌木密集,无路可往,几次欲往都失败告终。

再往下走了数分钟,在雁湖岗附近,我们拐进了一条分叉路,终于邂逅了传说中的雁湖。

雁湖长约70米,宽约40米,形似长方形,所在地海拔超过米。央视科教频道曾率考察组专家组来此探究其“常年不涸”的原因。实地考察发现,湖底平坦,湖心与湖边高差很小,最深处也仅及腰。湖底和四周都是石英正长斑岩,风化形成一个低洼的盆地,因岩体比较致密坚硬,几乎没有节理裂隙,对盆地里的雨水起到较好的保持作用,久而久之形成雁湖并“常年不涸”。

但也恰恰因为同样的原因,先天地决定了其留不住水。

根据徐霞客的描述,雁湖“总计之,不止六洼矣”。而根据相关报道,雁湖岗附近原本共有湖泊5个,分别为头湖、二湖、三湖、东湖、北湖,每到秋季,近千大雁南归栖息与此。而到本世纪初时,已仅剩最小的二湖(也就是我们所见的湖),大雁不过二三十只。

为此,有人建议对雁湖进行疏浚,增加其蓄水量,但被众多地质专家否决。据专家解释,雁湖湖底的风化壳有一定的蓄水作用。如果建造人工设施或是疏浚,就会破坏这层风化壳,可能会导致雁湖彻底干涸。

雁湖之丰与干,似乎非人为能够干预。如此雁湖,更应该被我等山人好好珍惜。

·“千峰瀑底”寻飞瀑·

再继续南下,就慢慢进入雁湖景区的主区域了。沿途雾色渐淡,周围群峰渐渐显现。

芙蓉峰与峰下狭长的山脊线

一处造型奇特的薄壁

宝冠峰一带疑似火山口坍缩的痕迹

除了高高在上的雁湖岗,雁湖景区主要由罗带瀑、梅雨瀑和西石梁大瀑等三个瀑布组成。

最先映入眼帘的两崖之间的罗带瀑。

罗带瀑

相比之下,与罗带瀑遥遥相对的梅雨瀑,就没啥存在感,飞瀑似乎还未落地就已随风飘散无踪。

梅雨瀑

前往西石梁大瀑,需要先下至到山脚的村中,再向西行米。一路上还可以看到含珠峰、宝冠峰。

含珠峰(口含玄珠)

宝冠峰(形似宝冠)

西石梁大瀑

西石梁大瀑高余米,是雁荡山第二大瀑布(仅次于大龙湫)。

最后,我们走出景区,回到雁西文化礼堂停车场,结束了本次行程。有一座造型奇特的“招贤峰”,屹立在村口,迎接四海宾朋。

此时天色已暗,在等队友将车从梯云谷弄回的过程中,我们突然在附近的崖壁上,看见了一樽颇具古风的人像,脑子里一下闪过了曾三次到访雁荡的徐霞客。

崖上的霞客

细看才发现,不过是乱石而已。

那一刻,我倒更愿意相信,是徐霞客穿越历史的尘埃,暗中显圣,照见我等他山羁旅之人。

彩蛋1:求偶的蝴蝶与豆娘

00:1:16

彩蛋2:那些花儿草儿果儿

第一次见昂头的梵天花

假地豆

多须公可解蛇毒

翠云草的最美形态

蝴蝶草

鸭跖草

淡竹叶

山茶花

胡枝子

金发藓

密花孩儿草(疑)

刺蓼

野山楂

据说地菍果甜

板蓝(根)

金樱子

薜荔(凉粉果)

有毒的醉鱼草

这辈子头一回见犀金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uiyuncaoa.com/cycyfyl/1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