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行者老张的旅行和历史研究所。

翠云廊

这个名字是不是很好听?很有诗意呢?

“翠云廊”出自清代康熙年间一位官员乔钵的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

这是乔钵任剑州知州时写的,从诗句中的关键字我们就能猜出写的是“蜀道”,剑州就是今天的四川剑阁县以及周边部分地区,诗中描写的是古蜀道“金牛古道”,翠云廊就是这一段古驿道,诗人在问驿道两旁的千年翠柏为何人所植?千年!没错,清代的时候这些柏树也都远远超过千年了。

四川绵阳梓潼县到广元剑阁县境内的蜀道称为“剑门蜀道”,著名的剑门关就在这里,“翠云廊”是这段蜀道中最险要的一段,也是成都平原的门户、进出要道,诗仙李白,大文豪苏东坡出入四川都曾经过剑门关,并留下诗文。

自从乔钵的诗出世以后人们就把这段蜀道叫做翠云廊了,这个名字既诗情画意,又很形象。今天我们走国道线,经过这段古道时就会深有感触,道路两旁很多粗壮挺拔的古柏格外显眼,枝繁叶茂,高耸参天,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令人赏心悦目,沧桑古朴的感觉就像穿越到了古蜀道上金戈铁马的年代。

翠云廊中古柏最密集的就在剑阁县境内,国道有一部分是和古蜀道并行的,这里已经设立了“翠云廊古柏保护区”。据统计翠云廊范围内的千年古柏有一万二千多株,加上之后历代增栽的共有数十万棵,分布在三百多里的古蜀道两侧,最著名的是三国时期的“张飞柏”,张飞曾为刘备镇守阆中,这一段是从成都到阆中的重要驿道,人员来往较多,所以张飞命人栽柏树,因此这些古柏也叫“张飞柏”,树龄均超过年。

不过,蜀道在三国之前的秦汉时期就已经开辟了,驿道两侧种植树木也是始于那个时期,而且,秦始皇当年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古代高速公路”驰道,也叫直道,要求道路两旁都要遍植柏树,以彰显始皇帝的威仪,翠云廊的古柏中有很多树龄超过两千年的,就是秦代古柏,在清代乔钵写诗之前这段蜀道叫“皇柏大道”,“皇柏”指的就是秦始皇时期种的柏树。

当然,秦始皇让人植柏也不仅是为了“面子”,还有别的作用:指示路标、计算里程、防护路基、储备木材,最后一个“次要作用”是供行人遮阳避暑。这和我们现代的行道树和植树造林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说秦始皇是最早就有“绿化”意识的“环保人士”。

经过秦汉和三国时期大量植柏,此后历朝历代都对蜀道旁的古柏格外重视,也不断增种,还制定了相关的保护法律。到了近代,翠云廊的大量古柏曾因为修建川陕公路被人为损毁,辛亏及时制止,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幸存下来的珍贵古树。

你见过最古老的柏树有多少年?

我在汉中勉县定军山的诸葛亮墓园里见过很多古柏,都是诸葛亮去世后就种植的,距今已多年,已经算是很古老了,但是和翠云廊这棵“古柏王”比起来就“年轻”多了,这株古柏王树龄多年,树干粗近7米,高25米,树冠覆盖面积近50平方米,是翠云廊当之无愧的“上古柏王”,全国范围内也是极少见的。

生长速度极其缓慢的柏树在翠云廊随便一棵直径却都是一两米的,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传承了两千年多年的艺术品,蜀道明珠,是森林活化石,向我们展示了秦汉雄风,唐宋意韵,历史苍茫,岁月悠长,翠云廊更是“世界文化遗产”,应倍加珍惜。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uiyuncaoa.com/cycszhj/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