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藏的这件曾侯乙之走戈,于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其戈头通长21.2厘米,援长13.9厘米,胡长10.2厘米。该戈为曾侯乙墓出土的带有铭文的青铜兵器,上刻铭文“曾侯乙之走戈”。该墓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刻有“曾侯乙”字样的最多,共处,这直接证明了曾侯乙的墓主身份。其中兵器戈有66件,刻有“曾侯乙之走戈”铭文的有29件。至于“走戈”,目前仅见曾侯乙之走戈,且均未使用。有学者认为,所谓“走戈”,属“走器”,即专门为死者从阳界返赴阴界而作的明器戈。湖北省博物馆藏曾侯乙之走戈蚌埠市博物馆也同样藏有一件为墓主“身份认证”的青铜戈,通过它,我们得以确认了墓主人的身份,也了解了一段尘封的往事,这件文物便是钟离公柏获徐人戈。在了解这件文物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戈这种兵器。戈是一种主要用于勾、啄的格斗兵器。它流行于商代至汉代,受石器时代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平头,刃在下边,可横击,也可用于勾杀,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形制便分为长、中、短三种。一般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戈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但的缺点在于使用过程中易掉头、转头,不够灵活。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被逐渐淘汰,后成为仪仗兵器。最早发现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作为戈的主要构成部分,戈头主要由援、内、阑、胡四部分组成。援,《考工记》郑玄注载:“援,直刃也。”黄伯思《铜戈辨》则给以明确的定义:“两旁有刃,横置而末锐若剑者,所谓援也”。援一般作长条形,部分呈宽短的三角形,有“上刃”和“下刃”,上刃用以推摏,下刃用以勾割,二者向前聚收成“锋”,用以啄击。援身中部多有一条突起的棱,称作“脊”;内,即戈头的后部。一般呈片状,部分前段则为管銎。内的三边分别称为“上缘”、“下缘”和“后缘”。片状内上常见的孔,称作“穿”,用以穿绳缠柲;阑,位于援和内的连接处,上下与两侧常有凸起的部分,称为“阑”。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有上阑、下阑和侧阑之分。它们能有效地拦阻援部在啄击敌人时因用力过猛而发生后陷。上下阑还可用以缠绳,将戈头牢固于柲;胡,《铜戈辨》载:“援之下如磬折,稍而渐直,若牛颈之垂胡者,所谓胡也。”商代晚期以后的戈头,援下刃于近阑处呈弧状弯曲延长下垂的部分,称“胡”。胡上沿阑侧有缚柲的孔,即“穿”。胡的产生,是为了更牢固地牵着戈头,防止使用时向上倾斜以致滑脱。此外,胡上开刃也可起到增大勾割功效的作用。钟离公柏获徐人戈出土自春秋钟离君柏墓主棺椁内棺南壁的东段边上,通长20厘米,援长14厘米,援宽2.5厘米,援厚0.7厘米,胡长5.6厘米,内长5.6厘米,内宽2.7厘米,内厚0.3厘米。该戈长援身较窄,中部有脊,前锋突出,锋利,双面刃。援根部有一短长方条形穿,阑内侧自上而下有三个长条形穿,阑出头。直内,内有一长条形穿,直内后端有明显的挫伤和残缺部分。戈的内末端和胡部分别有铭文,其正面内部铸有8个字铭文:“余子白司此之元戈”,为先铸。其背面胡部刻有7个字铭文:“钟离公柏获徐人”,为后刻上去。钟离公柏获徐人戈与墓中出土的其他两件青铜戈形制相同,长短大小略有差异,均为合范整体铸造。钟离公柏获徐人戈正背面拓片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是一段尘封往事的见证者。钟离公柏获徐人戈上“余子白司此之元戈”8字为先铸,可知其原先为徐子白司此所铸自用之戈,“钟离公柏获徐人”为后刻,即后来该戈为钟离公柏所缴获。这揭示出钟离公柏时,钟离国与徐国之间发生过战争,钟离曾经取得过胜利,此戈即因获自徐人,钟离公柏刻铭而记功。钟离君柏墓出土的器物组合与形制具有比较典型的春秋中晚期特征,结合文献中关于春秋时期钟离国的零星记载,这座墓的具体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五六世纪。据《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记载:“吴人踵楚,而边人不备,遂灭巢及钟离而还。”鲁昭公二十四年为公元前年,此应为钟离公柏获徐人戈的年代下限。蚌埠市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uiyuncaoa.com/cychxcf/11092.html